蔚来借力北京国企,百座换电站谁赚了?消费者买单还是双赢?

甘肃快三20210109期
你的位置:甘肃快三20210109期 > 新闻动态 > 蔚来借力北京国企,百座换电站谁赚了?消费者买单还是双赢?
蔚来借力北京国企,百座换电站谁赚了?消费者买单还是双赢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28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蔚来又拉到投资了。

这次合作方是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,双方准备在北京新建100座换电站。

不是小数目,按照行业内测算,这笔投资少说也要几个亿亿。

有意思的是,这批换电站的钱完全由对方出,蔚来就负责运营管理,这种"你出钱我出力"的模式,在业内已经不算新鲜。

事情发生在3月26日。签约仪式搞得很正式,又是签字又是拍照,桌上的红绸布在闪光灯下格外显眼。合作内容说得很漂亮:围绕新能源汽车、服务生态、绿色能源网络建设展开深度合作。说白了就是,一个出钱搭台,一个出力唱戏。

这不是蔚来第一次这么玩。在此之前,他们已经在全国铺开3194座换电站。从今年开始,这种合作模式越来越常见。找当地企业投资,蔚来提供技术和管理。对投资人来说,看中的是蔚来已经形成的换电网络和运营经验。这就好比开饭馆,找个有名气的品牌加盟,总比自己从零开始强。

北京的确是个好地方。按行业标准,一座换电站每天要有60次换电电才能回本。一线城市的城市的电车保有量大,这个数字在北京不算难事。更妙的是电价差——夜里用低价电给电池充电,白天按正常正常电价提供服务,里头有差价可赚。这一点,投资方比谁都清楚。

有人觉得奇怪,蔚来为啥不自己掏钱建站?账其实很好算。一个换电站的硬件投入在200万左右,100座就是2个亿。现在这笔钱省下来了,换成轻资产运营模式,旱涝保收。这种"借鸡生蛋"的手法,在商业上再常见不过。

北京未来科学城也不是做慈善。作为国企,既要考虑经济效益,也得兼顾社会效益。支持新能源基建,既符合政策导向,又能获得稳定回报。这些换电站建在科学城内,既能服务入驻企业,又能对外开放。稳赚不赔的买卖,何乐不为?

提到蔚来的换电站,不得不说说他们的超充桩。车主圈里有个共识:不管哪家品牌的车主,都爱用蔚来的充电桩。充电快,位置多,APP好用。这就形成一个有趣的现象:蔚来车主和非蔚来车主在充电站经常碰面。换电站目前还没到这个程度,但趋势是明显的。

换电站的运营有个爬坡期。刚开始用的人少,需要时间培育市场。好在蔚来现在月销过万,持续有新车主加入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,只要销量不掉链子,每个换电站分摊到的用户数会越来越多。这个账,投资方早就算明白了。

不过这种模式也有隐忧。过度依赖合作伙伴投资,可能会影响整体服务质量的控制。毕竟不是直营,管理上容易出现扯皮。好在目前合作方都是实力企业,这方面问题还不明显。

不只是北京,其他城市也在复制这个模式。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的合作伙伴都在谈。看样子,蔚来正把换电站从自建自营转向平台化运营。这个转变很微妙,类似于酒店行业的特许经营。

对车主来说倒未必是坏事。换电站越多,用车越方便。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,蔚来车主平均每月换电次数超过4次。按这个频率计算,在建的100座换电站每天能服务超过1.3万次换电需求。这个数字还在增长。

这次合作另一个看点是时间节点。选择在年初签约,明显是为全年布局定调。100座换电站不是小目标,按正常建设周期,这批站点最晚明年就得全部投入运营。留给双方的时间,其实很紧。

仔细看合作内容,发现双方还提到了"绿色能源"。这说明未来的换电站可能会接入更多清洁电力。考虑到北京未来的碳减排要求,这个布局很有前瞻性。既能赚眼前钱,又符合长期趋势,这步棋下得确实漂亮。

业内对蔚来的换电模式一直有争论。有人觉得太重资产,难以为继;也有人认为这是护城河,别人学不来。现在这么一搞,质疑声小了不少。能把重资产变成轻资产运营,确实需要两把刷子。

北京市场对新势力车企来说就像考场。在这里站稳脚跟,对品牌提升的帮助不言而喻。100座换电站铺铺下去,等于把服务网络直接织进了城市城市脉络。这种存在感,花钱做广告都换不来。

从财务角度看,蔚来这招更高明。直营换电站要计入固定资产,折旧压力大。现在这些都不归他们了,改为收取服务费,利润表能好看不少。对上市公司而言,这个故事华尔街更能听得进去。

投资方也不是傻子。能拿出真金白银,肯定是算过回报率。换个角度想,连国企都愿意投,说明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背书。某种程度上,这比蔚来自说自话更有说服力。

签约现场有个细节被忽略了:蔚来创始人没有亲自出席,而是派了副总裁级别的高管。这或许说明,类似的合作已经常规化了,用不着老板每次都到场。要知道在以前,这种规模的签约李斌肯定不会缺席。

100座换电站怎么选址很有讲究。既要覆盖主要交通干线,又要考虑居民区。北京五环内的土地资源紧张,好位置早就被各路资本盯上。未来科学城作为新兴区域,反倒成了理想的试验田。

至于盈利预期,双方都很有默契地没提具体数字。业内人士估算,一座成熟的换电站年利润在30-50万之间。按这个标准,100座站一年能创造3000-5000万利润。当然前期需要培育期,回本周期大约3-5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合作还提到"创新"二字。这很可能预示着下一代换电站的技术升级。更快的换电速度、更智能的调度系统、更高效的储能方案,都可能是未来看点。毕竟简单的数量堆砌,价值有限。

传统车企也在搞换电,但声势小得多。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更倾向于自有资金投入,舍不得让利给合作伙伴。蔚来这波操作,等于把蛋糕分出去一部分,换来了更快的扩张速度。孰优孰劣,时间会给出答案。

普通消费者可能感受不到这些弯弯绕。他们只关心两点:换电方不方便,价格实不实惠。从目前反馈看,蔚来在这两方面做得都不错。这也是投资人敢放心掏钱的根本原因。

100座换电站建完后,北京市场的格局会有微妙变化。对友商来说,这是一个明确信号:在基础设施方面,蔚来打算用数量碾压。这种做法很"中国式"——先把地盘占了,再慢慢精耕细作。

这些年观察商业世界,发现一个规律:能把投资人变成合作伙伴的生意,往往活得比较久。蔚来显然深谙此道。只是不知道当换电站网络足够密的时候,他们会不会调转枪口开始赚快钱。但愿别走到那一步。

商业就是这样,总得有人先探路。蔚来在换电这条路上已经投入太多,现在拉人一起走,不算早也不算晚。至于最后能走多远,就看这些合作伙伴的决心有多大了。

曾几何时,换电站被当做蔚来的负担,如今却成了香饽饽。这个转变本身,就值得玩味。

造车新势力的故事,从来就不止于车。



上一篇:春耕备耕忙 农机购销旺
下一篇:中央委员王受文,已任职全国工商联

Powered by 甘肃快三20210109期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